从喂猪知青到戛纳影帝,他是全国最有名的光头,没有之一
说到娱乐圈的光头,你会想到谁?有这样一个光头,老一辈的人都认识他,年轻一辈都认识表情包里的他,这个人就是葛优。
“葛优瘫”表情包里的葛优,人生可一点儿也没有瘫过,他现在拥有的生活都是他自己主动追求的结果。
表演精彩,为人低调,葛优其实一点也不“瘫”,你大爷还是你大爷。
文 | 南芳
编辑 | Anita
12月初,贺岁档电影《古董局中局》上映了。
这部影片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经典小说,围绕着国宝“佛头”回归再现了一个另类好玩的古玩圈,剧情新奇,反转不断,是一部年度娱乐爽片。
娱乐爽感的最大承包者是葛优演的付贵,表面上他是常年混迹于宾馆、澡堂的自称八代单传的按摩手艺人。
实际上,狡猾老道的他是黑白两道通吃的江湖大佬,一头地中海式的头发,延续了葛氏喜剧经典角色的气质,通体自带幽默,金句频出。
有人叫好,有人吐槽。
但毫无疑问的是,从演员到观众,没人能否认葛优的表演。
谈到自己被称为老戏骨,葛优说:“我只是一个戏子。”
更令人深思的是,虽然贡献了著名表情包“葛优瘫”,但是65岁的葛优在自己真实的人生里,一点也不“瘫”。
他认定的事,就会一腔孤勇,任时光流逝,热爱不减当年。
1957年,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葛存壮认识了厂里的文学编辑施文心,两人很快结婚并有了孩子。
那时的施文心身体不好,距离预产期还有两个月的时候,肚子突然疼得厉害,被紧急送往医院。
孩子早产,先天不足只有3斤多,母亲奶水不够得喂牛奶,孩子饿了,葛家人就赶紧用酒精灯热牛奶,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养活大了。
上户口的时候,父亲怕孩子再出意外,于是给孩子取名叫“葛忧”。
两岁多的葛忧上了北影厂托儿所,厂领导视察工作,觉得“葛忧”这个名字不喜庆,给改成了优秀的优,叫“葛优”。
托儿所是周托,葛优一周才能回家一次。
怕生还没有表演天分,老师让他演个节目都能急哭。有一次剧组发面包,父亲鼓励他去拿,葛优硬是胆怯着不敢伸手。
那时,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羞涩腼腆的小孩后来会成为国家一级演员。
时间来到1976年,此时的葛优高中毕业,被分到了京郊香屯大队做知青。
葛优被派去养猪,他喜欢小动物,喂猪、打疫苗、接生小猪等活动,他干得都很乐呵,农忙时还用扁担把水挑到田里,再苦的活他也不抱怨。
两年后,葛优赶上了恢复高考,母亲希望他参加,就让葛优写影评,结果葛优憋了好半天,一个字也没写出来。
考而优的路子行不通,葛优倒像是想通了什么,他一脸坚定地说:“妈,我想当演员。”
葛存壮和施文心对葛优的这个决定很震惊,儿子不高不帅,也没有表现出什么表演天赋,平日里又胆小,居然主动提出要当演员。
有人对他说:“葛优,你胆子小,干啥都行,就是做不了演员。”
但只要是想做的事,葛优就不蔫不怂。
葛优先是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,七八个人一起演小品,结果葛优还没演就被刷了,考官说他长相平。
第二次考青年艺术剧院,题目是“悼念周总理”。一想到周总理,葛优眼泪就止不住地从头哭到尾,考官说他收不住。
第三次考实验话剧院,过了初试,复试时葛优表演蒙一个女孩的眼睛。葛优上了台就蒙着女孩的眼睛一直不撒手,被女孩骂“臭流氓”,又没戏。
三次失利后,葛优决定回乡下继续当他的猪倌了。
临走前一天,父亲的朋友来家里,说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在招学员,问他要不要再试一试?
这次父亲葛存壮亲自给葛优上课辅导,他问葛优最熟悉的事情是什么?
葛优脱口而出:“养猪。”
葛存壮就帮葛优排了一个小品,主题就是“养猪”,这次葛优本色出演很成功。
几次碰壁的他,总算被文工团录取,到这里,葛优的演员人生才真正开始。
进了文工团的葛优,没有立即迎来高光,他龙套跑了十年,一晃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,事业毫无起色,爱情更是遥遥无期。
母亲托人介绍了小学美术老师贺聪给葛优,两个年轻人相约到美术馆看展览。
见面后,葛优害羞得连头都不敢抬,基本上是贺聪问一句,他回答一句,而且极其简短。
贺聪问葛优:“在哪儿工作?”葛优说:“在话剧团。”
贺聪说:“你工作还好吧?”葛优马上说:“好!”
“那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工作?”
“行!”
话说到这里,葛优自己都不知道该说什么,好在贺聪看到了葛优的一腔真情,不久两人开始正式交往。
一开始,贺家父母看不上葛优,但在贺聪的坚持下,还是同意了。到此,31岁的葛优才算是成家了。
就像母亲施文心说的,这样一个直愣愣的、只啃窝头泡菜的葛优能成大明星,完全是“赶上了”。
上个世纪80年代是追求艺术的朴素时代,大导演辈出,比如米家山、张艺谋、冯小刚。而一个属于葛优的时代也即将到来。
1988年,米家山导演准备拍《顽主》,觉得葛优很适合其中的一个角色,让他来试镜,葛优不敢坐飞机,但还是被张国立等人给架了上去。
看完葛优的试镜,米家山就临时决定让他演主演杨重。
米家山算是第一个发现葛优演戏劲儿的导演,葛优也把王朔笔下那种“面冷心热、幽默成性”的小人物演活了。
32岁的葛优,凭着这部《顽主》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,大器晚成的他算是迈出了第一步。
一年后,张艺谋(点击可查看)找到葛优演《代号美洲豹》,张艺谋说:“葛优这小子绝了。”
葛优说,演完这部戏第一次有观众拿着手帕找他签名了。不久后,导演冯小刚又找上门来。
当时冯小刚打算拍一部轻喜剧,就去找葛优。那天下雨葛优家里没人,冯小刚就在楼下等,一个小时后葛优蹬着自行车回来了,这部剧就是红遍大江南北的《编辑部的故事》(点击可查看)。
这一年葛优35岁。
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剧照
葛优饰演的李冬宝,是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里的六个编辑之一。拍摄的时候是夏天,摄影棚里超过四十度,一出汗妆就花,葛优记不清补了多少次妆。
演完李冬宝,葛优又拿了个金鹰奖最佳男主角。
出席颁奖晚会时,他一出现,观众就齐声大喊“李冬宝”,喊得葛优脸都红了。
对于从小生活在北影厂大院的葛优来说,街坊邻居都是演员,演戏就是工作,戏完了就结束了,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江湖。葛优说,演戏之外的事会本能地怂,他只懂怎么演戏。
《我爱我家》剧照
英达拍《我爱我家》(点击可查看)看到“落魄发明家”纪春生这个角色,第一个就想到了葛优。
葛优演了两集,这部剧的摄影师王小京就抓拍了那个著名的“葛优瘫”。
葛优演张艺谋的《活着》,把余华(点击可查看)笔下的徐福贵塑造得传神。
1994年的一天,葛优从法国打电话给父亲葛存壮:“爸,我得奖了,最佳男演员。”
凭借《活着》,葛优成了中国第一个戛纳影帝,演小人物的葛优成了大演员。
葛优与巩俐
成了大腕之后的葛优,并没有在接戏上“耍大腕”,只要剧本好,他还是那个最开始的葛优。
拍《卡拉是条狗》时导演经费有限,葛优知道后看了剧本没要多少钱就接了。在影片中,葛优演一个叫老二的工人,他有一条狗叫卡拉。
为了演好这个工人,葛优每天都会去工地蹲点看工人走路的样子,嫌自己不够黑,就每天坚持去太阳下晒。
在葛优这里,戏比天大,为了戏,“脸”可以不要。
拍《编辑部的故事》的时候,葛优曾有失眠的毛病,原因是他晚上琢磨剧本会想到失眠,但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得起来继续拍戏,因此他50天里有45天要吃安眠药。
这样一部部电影拍下去,葛优的头发越来越少。
葛优说:“我变秃了,也变强了。”
作为演员,葛优有他的高光,也有他的死穴。
他说:“很多事情赶上了,很多事情也会赶不上,人,还是要接受真实的自己。”
《纽约时报》曾想采访葛优,他却一推再推,冯小刚急了就问他多好的机会啊,干什么不去?
葛优说:“我得去大钟寺给父母家的阳台买块地板革。”
冯小刚觉得葛优太小富即安了,跟他演的众多小人物角色一样,真实却又让人觉得惋惜。
葛优说,他知道自己性格里有点小人物的“怂”,能把小人物演活,是因为自己是本色演出。
葛优有一段时间也试着接了一些大人物的戏,比如电视剧《寇老西儿》里演宰相寇准。
不但自己不满意,观众也说演得差,父亲葛存壮更生气:“你怎么能演寇老西呢?寇老西就是寇准,是当朝宰相,他就是回家也有自己的身份风度,你演得水不啦叽,和你演的那些小人物一样!”
1997年喜剧《寇老西儿》
对于各种批评,葛优用两个字回答:“平衡”。
“人家批评你、骂骂你,这真是好事儿。你哪儿就那么优秀?我呢,给自己定一个标准,就是戏子。当有人说我是艺术家的时候,我也别晕了,这很重要。”
其实,葛优在真人秀这里,也有点“怂”。
《甲方乙方》剧照
他说至少有七八档真人秀节目邀请自己,薪酬之高令人咋舌,但他都拒绝了。
“为了市场和收视率,(节目组)肯定得耍你折腾你,太消费了,而且是过度消费。”
“演员,在银幕里演的是人,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。整天趾高气扬,实在没必要。每当我获奖回到家,老爷子都嘱咐我‘别那么牛气不理人,见到邻里街坊要打招呼’。”
葛优和妻子贺聪
如今65岁的葛优拍完戏就回家,日常就是听曲儿、下棋、逛菜场、陪老婆,闲了约朋友喝口小酒。
他跟年轻人感慨没人认识自己了,结果被回答认识表情包里的“葛优瘫”。
就像《霸王别姬》里袁四爷说的:“人啊,还是要自己个儿成全自己个儿。”
“葛优瘫”表情包里的葛优,人生可一点儿也没有瘫过,他现在拥有的生活都是他自己主动追求的结果。
你大爷永远是大爷。
你最喜欢葛优演的哪个角色